位置:反诈骗网 > 防骗课堂

一包包免费纸巾、几个鸡蛋骗走老人数亿元,如何防范老年骗局?(2025年)

佚名 2025-05-23

红星新闻、澎湃新闻报道,湖南郴州警方近日披露了一起专挑老年人下手的非法集资诈骗案,这起案件涉及800多老人,涉案金额2亿元。

骗子给出的诱饵是高额利息,但最开始的好处只是一包包纸巾,以及老年人的最爱——鸡蛋。

骗子的手法是这样的,先用免费体检的名义聚拢那些老年人,顺便送些小礼品,纸巾和鸡蛋是主打。

等到熟络之后,就说体检中心要扩大规模,把这个包装成一个投资项目,可以给老年人9%的分红年息,诱惑之大,可以想象。

“凡是准时参加活动者,可免费领取鸡蛋10个”

假如被挑中的老年人心生警惕,对9%的利息将信将疑,没关系,骗子不会继续推销,而是后退一步。

等到老年人生病或住院,骗子就会用各种方式嘘寒问暖,打温情牌。

一包洗脸巾一个鸡蛋才值几个钱,与2亿元一对比,可谓触目惊心。要说骗子的手段有多高明,也不符合事实,可骗子就能用最朴素的手法得到自个想要的不义之财。

网友们经常调侃,老年人生机勃勃,年轻人萎靡不振,在公交争座位、超市抢鸡蛋、广场上抢地盘时,老年人就没输过。

可要是论跟骗子的交手历史,老年人似乎没赢过。这种输赢变换,足见老年人不怕好人,唯独怕的是坏人。

骗子在设计骗术时,讲究的是遮遮掩掩,虚虚实实,最终让老人把“棺材本”都舍得掏出来的,主要还是靠以情动人,提供了老年人需要的情绪价值。甚至于,被骗子忽悠到一定程度,老年人都会觉得再不投钱就是说不过去的。

要怎么防骗呢?有人说,不让老年人手里有余钱,可能是唯一的防诈办法。不管是爱贪小便宜也好,还是情感空虚之下轻信他人也好,这都是人性的弱点。不仅老年人身上有,其他人身上也有。

骗子往往比子女更了解老人,也更通人性,在卸下老人心防方面,苦言相劝的子女真不是对手。都知道被骗的老人家不缺钱就缺爱,可这爱的教育及补充,不是很难吗?

笔者揭秘常见的养老诈骗骗局,该如何防范?

“投资理财”骗局

不法分子以高回报、低风险为诱饵,诱骗老年人加入虚假投资平台,并假冒“导师”诱导其进行投资。以小额返利让老年人初尝甜头,然后“放长线钓大鱼”,不断诱导其加大投资金额,最终无法提现。

“以房养老”骗局

不法分子以“以房养老”为名,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,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,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,将面临高额债务,无力偿还“借款”时,房子将被收回,最终房财两空。

“代办社保”骗局

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,或冒充银行、保险公司工作人员,谎称可以代为补缴“社保”、代办“养老保险”等,在收取相关费用后,携款跑路。

“文玩收藏”骗局

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,虚构高价,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,收取高额“服务费”;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,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,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。

“养生保健”骗局

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、领取奖品为诱饵,吸引老年人参加“健康讲座”“专家义诊”等活动,以“祖传秘方”等为噱头,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,诱骗老年人购买“保健品”。

提供“养老服务”骗局

不法分子以预售养老床位、虚构养老服务项目等名义,通过承诺高息回报、享受床位优先居住权、入住打折、缴纳会费等,诱骗老年人大额预存消费投资,诈骗老年人钱财。

投资“养老项目”骗局

不法分子通过鼓动老年人投资养老保险项目、投资开办养老院、购买养老公寓、入股养生基地、售后定期返利、高额分红等方式,诱骗老年人钱财。

“黄昏恋”骗局

“黄昏恋”骗局是“婚恋、交友类诈骗”的一种,不法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、生活孤独的特点,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“恋爱关系”,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。

“低价旅游”骗局

不法分子以“低价游”“免费游”为噱头,通过强制、诱导、捆绑销售等手段,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、奢侈品,或是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产品,或是吸引其注册会员、预交费用等。

结语

天上不会掉“馅饼”

不要贪图小恩小惠

不轻信陌生来电

妥善保管个人信息

不将资料泄露给陌生人

请转到家人群

让家里老人别踩坑。

标签:

相关推荐

随机推荐